湖北日报:党建引领,改革赋能,向一流区域综合能源集团进发! ——写在湖北能源集团成立20周年之三
党建引领,改革赋能,向一流区域综合能源集团进发!
——写在湖北能源集团成立20周年之三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一苇
通讯员 蒋寅秋
2024年,国务院国资委公布“双百”企业考核结果,湖北能源集团获得“标杆”等级。
成为标杆,靠的是什么?湖北能源集团负责人说,靠党的领导,靠深化改革,靠责任和担当。
改革主线牵引
20年完成“四大跨越”
从清江公司的中国水电建设体制破冰,到鄂州电厂的省内火电建设模式创新,湖北能源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企业的精神血脉里始终熔铸着改革的基因。成立后,湖北能源在资本市场“三步走”,创造了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领域的多项第一。
2007年,在国务院国资委鼓励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的背景下,湖北能源引入长江电力战略投资,壮大资本实力;2010年实现整体上市,成为湖北省国资委第一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上市公司。
2015年,三峡集团增资扩股,成为湖北能源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借助三峡集团在经营管理和资本运营方面的优势,湖北能源推进电力、煤炭、天然气等一大批重点能源项目建设,产业链快速拓展,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市场化运作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后劲显著增强。10年来装机规模增长215%、发电量增长189%、营业收入增长177%、资产规模增长191%、利润总额增长64%。
以改革为牵引,湖北能源在20年内,完成从国有独资公司到股份制公司、从非上市公司到上市公司、从单一发电企业到综合能源集团、从省属国有企业到央企控股企业的“四大跨越”,核心功能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强根铸魂固本
急难险重,党员冲在前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
湖北能源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在地位上明确、在职责上明晰、在制度上完善,推动党的全面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确保公司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湖北能源坚持党建服务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不偏离,在能源保供、项目建设、科技攻关等重大任务中做到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襄阳宜城火电项目是湖北省“十四五”以来开工的最大电源项目。面对繁杂的建设任务,襄阳宜城电厂党委把建立和用好“‘一个项目一家人’工区大党建”机制作为破题之举,组织参建各方朝着“精品工程”“按期投产”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高峰期,有条不紊统筹逾四千名建设人员与时间赛跑,确保两台百万千瓦机组分别在全省迎峰度夏、迎峰度冬之时顺利投产,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
大抓基层建堡垒,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
湖北能源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紧密结合,深入开展党员示范岗、责任区、先锋队创建,推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
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关键时期,湖北能源东湖燃机接上级紧急任务,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铺设近300米热力管网。该中心党员立下军令状,在42小时内火速完成了热力管网设计采购和施工铺建等工作,比规定交付的时间提前8小时。
2024年,湖北遭遇历史同期最长夏季高温的侵袭。鄂州电厂检修部“设备攻坚”党员先锋队冲锋在前,24小时在岗,守护顶峰运行的6台火电机组安全稳定发电,确保百姓度夏用电无虞。
零下30摄氏度的西北新能源光伏项目建设现场,设备安装责任区的党员与严寒天气鏖战,确保光伏板一块块安装到位,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
关键时刻,靠得住、冲得上、打得赢。
在能源保供的关键节点、项目建设的前沿阵地、业务拓展的攻坚一线、生产经营的关键环节、改革创新的深水区域,湖北能源处处活跃着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担当作为的身影。
履行使命责任
融入大局彰显担当作为
20年来,无论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还是助力地方发展,无论是抗击自然灾害、还是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湖北能源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彰显“姓党为民”的政治属性。
湖北能源坚决响应党中央、湖北省委号召,毅然扛起对口援疆重大政治责任,克服重重困难,先后派驻60人次,累计投资15亿元,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建成湖北省最大的产业援疆项目——新疆楚星热电联产项目。项目投产后,成为新疆电网西部末端博州地区唯一可靠电源支撑点,为推动双河市及博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年11月9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高桥大桥正式通车。这是三峡集团及湖北能源共同出资2750万元援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大桥通车后,高桥村及周边村落村民到都镇湾集镇的车程,从数小时压缩至10分钟。
建好一个项目、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方百姓,湖北能源统筹政策所指、地方所需、群众所盼、企业所能,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国企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2016年至今,公司先后在长阳、五峰、巴东等3个县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精准聚焦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教育事业等领域,助力省内外27个县(市、区)实施158项社会责任项目,累计投入资金约1.58亿元;组织购买帮扶地区农产品约3160万元,以消费帮扶形式促进群众增收和乡村全面振兴。(本文载于2025年3月1日《湖北日报》)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5日